3d全息投影设备-3d全息投影设备在哪买
全息投影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诺利德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这项技术在一些博物馆应用较多。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进口的MP全息投影膜上,让你看不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图像,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全息立体影像。360度幻影成像系统:360度幻影成像是一种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的半空中成像,营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围,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辩。形成空中幻象中间可结合实物,实现影像与实物的结合。也可配加触摸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可以根据要求做成四面窗口,每面最大2-4米。可做成全息幻影舞台,产品立体360度的演示;真人和虚幻人同台表演;科技馆的梦幻舞台等。3d全息投影3d全息投影适合表现细节或内部结构较丰富的个体物品, 如名表、名车、珠宝、工业产品、也可表现人物、卡通等,给观众感觉是完全立体的。全息互动展示系统是纳米感应触摸膜与散射背投显影技术的结晶,是一种新奇、超凡的展示方式,参观者可通过全息展示玻璃进行互动,给参观者一种神秘和魔术般的奇幻感觉,为展示查询提供了一种现代、时尚的交互手段。在无影像时,该系统全部透明,能和玻璃装饰容为一体。在特定软件制作方法下,该系统还可提供浮动在玻璃上的特殊影像效果,为客户呈现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同时,此展项可实现用手指或其它自然物品在投影屏幕上的触摸选择,打开界面、转换画面、信息查询、拖动等控制功能。全新的科技来帮你实现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阻隔。全新的投影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的出现,让人们打破了这种阻隔,体验了一把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的快感。系统原理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诺利德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2] 3D全息投影系统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全新的事物改变着人们对那些传统舞台的声光电技术的审美态度。适用范围产品展览、汽车服装发布会、舞台节目、互动、酒吧娱乐、场所互动投影等。
全息投影技术的原理是什么?3D投影都需要哪些设备?
投影机利用高端的对齐融合和校准技术来创建沉浸式视觉体验,为观众提供了真正难忘的沉浸式视觉体验。
全息投影广泛应用于大型活动、休闲娱乐、文旅景点、博物馆、科技馆、数字**等多个行业。
除了全息投影和裸眼3D除了设备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视频的内容,这决定了最终的效果是不是能吸引观众。令人惊叹的全息投影内容素材,总是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并自转发。
在一些活动现场,根据规模的大小需要的投影机也不一样,根据您需要投影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全圆顶和部分圆顶、圆柱形、弯曲或平面;天花板、地板、或任何 3D 形状的对象)来调整。
从 3D 全息投影到沉浸式装投影,专注于创造性地使用技术来设计令人难忘的体验。
将投影画面投影到球面上,其中一项技术就是圆顶投影。将图像投影到模拟天际线的巨大圆顶形屏幕上,为观众提供完全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圆顶投影是一种高科技装置,涉及复杂的软硬件集成,以及复杂的校准和校准过程。
使用经过校准的相机来测量投影屏幕,以提高校准的准确性,从而消除硬件错误并提高投影系统的质量。相机经过校准以用于不同的距离,参数文件包含畸变系数、焦距和芯片几何校正值。
校准视觉系统时,校准面板用作精密参考源。我们的校准板基于经过认证的高精度坐标测量技术进行测试。
除了大型投影表演外,投影技术还可以用于小公司的品牌建设或教育目的。利用触摸屏、传感器或者雷达来实现交互式体验。当有人触摸图形时,会触发动画和特效来讲述故事。
投影触摸墙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因此是非常好的营销和教育工具。
香港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名为“现代化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展览。以图形背景为背景的投影触摸墙展示了港珠澳大桥及其壮观的基础设施和有趣的事实。通过点击桥上的不同图标,动画开始播放并提供桥信息的详细信息。
3D全息投影。。到底是什么
全息投影技术的原理:\x0d\ 摄制原理:\x0d\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x0d\ 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x0d\ 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这是因为,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同的画面叠加的效果。\x0d\ 为了模拟“双目效应”,我们必须拍摄出偏左侧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在拍摄时,其实有两台3D摄像机同时工作,一台偏向演员左侧,记录偏左的图像;一台偏向演员右侧,记录偏右的图像,再通过电脑处理,将两幅图像叠加,便成了3D**源。\x0d\ 视觉原理:\x0d\ 注:此为3D成像时的视觉原理。与此略有不同的是,全息投影实际上是真正地呈现出了3D影像。\x0d\ 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每个眼睛的视角大约为80度,但是两个眼睛一起的视角只有120度,也就是说有40度的视角是重合的,所以我们的左右两个眼睛所看到的的东西其实是不同的,比如你闭上左眼用右眼看或者反过来,就能测试出来效果,左右两眼接收到的物体转发给大脑做判断物体的远近才能形成立体感。3D立体技术就是模拟这个过程而形成的。\x0d\ 完成摄影后,在放映室里,3D**源投放在一定角度的银幕上,观众需要带上3D眼镜观看。仔细观察3D眼镜,我们会发现左右镜片上有密集而细小的朝向不同的条纹。左镜片是纵纹,右镜片是横纹。正是这些条纹,我们才能看到美妙的3D立体图。\x0d\ 完成摄影后,根据“双目效应”,将图像分解,让左眼只看见偏左的画面,右眼只看见偏右侧的画面,这样才能使大脑产生远近的判断而生出立体感。在放映时,偏左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所用的投射光是不同的,虽然颜色画面一样,但投影用的光的传播方向是不同的,偏左画面用的是纵波光(光波沿纵向传递),偏右画面用的是横波光(光波沿横向传递),由于偏振光的特点纵波光只能穿过纵纹,不能穿过横纹,因此,透过左镜片,我们只能看见偏左侧的画面,同理与右镜片。\x0d\ 由此,重叠的画面被分解,左眼只看见偏左侧的画面,右眼只看见偏右侧的画面,由于双目效应,我们便产生了远近感和立体感。
超薄显示器:投影动态多色彩三维全息图像!
全息投影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这项技术在一些博物馆应用较多。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一种国外进口的全息膜上,让你看不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图像,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全息立体影像。
3d全息投影与平面投影的区别
也就是全息投影是以空气或其他立体作为光的反射介质,即使用带有弧度的玻璃也是无法实现360度可视的,一定会有视线角的。
导读
背景
为了观看立体效果的三维影像,我们常常需要佩戴一些辅助设备,例如眼镜或者头盔。然而,长时间佩戴这样的设备会让我们有束缚感和不适感。
所以,我们希望不用佩戴眼镜或者头盔,就可以从不同角度“裸眼”观看三维立体影像。全息技术,就是一种能达到这种目标的新技术。简单说,全息技术是利用光线的干涉与衍射原理,记录以及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可是,以往为了实现全息技术,科学家们通常需要借助许多“庞大而笨重”的光学元件。
然而,这些庞大笨重的光学元件限制了全息技术的大规模商用,特别是集成到消费电子产品中去。为此,科学家们近年来展开了许多新研究,努力将全息技术所使用的光学元件变得轻薄且小巧。
创新
近日,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科研人员设计出一种超薄显示器,它可以投影动态、多色彩的三维全息图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技术
该系统的关键组件是一种充满微孔的钛薄膜,这些微孔精确对应着液晶显示器(LCD)面板中的每个像素。这种薄膜可作为“光子筛(photon sieve)”使用。光子筛上的每个针孔都可以朝大范围散射光线,从而生成一种可供广角观察的高清三维图像。
整个系统非常小:他们采用了一个现成的1.8英寸LCD面板,分辨率为1024 x 768。钛薄膜依附于面板背部,厚度仅为300纳米。
韩国科学技术院物理学家、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朴永根(YongKeun Park)教授表示:“我们的方案表明,超薄设备例如手机可以投影全息影像。”为了演示他们的方案,团队制造了一个移动的三色立方体全息图。
具体来说,他们是将由平行光线制成的不同颜色激光光束来指向小型LCD面板,来生成全息图像。光子筛的微孔对应LCD面板中的每个像素。微孔进行了精准定位,以对应像素的有效区域。针孔散射光线,从而生成三维图像。
为了同样的目的,朴教授课题组之前使用了光学漫射体,但是器件既庞大又难以操作,而且需要花费长时间校准。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定制了光子筛,以展示一种简单、紧凑和可扩展的3D全息显示方法。这项技术可以快捷地应用于现有的LCD显示器。
价值
全息图的应用一直受制于技术笨重繁琐、计算要求高、图像质量差等因素。改善现有的技术将拓展其应用范围,包括裸眼3D**以及在电视与智能手机屏幕上观看全息视频。
关键字
参考资料
1Jongchan Park, KyeoReh Lee, YongKeun Park. Ultrathin wide-angle large-area digital 3D holographic display using a non-periodic photon siev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DOI: 10.1038/s41467-019-09126-9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